突出非物質屬性,更強調獨立於物質形態的存在質量。然而,在物欲橫流、精神空間受到嚴重擠壓的當今社會,“非物質遺產”在申報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被不同程度地物化。
如何避免非物質文化遺產過度物化包裝的局面,突破物質形態的壁壘和限制,保持“非物質遺產”的無形特質,是尊重老祖宗留下的遺產的必要態度。
擴展數據: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起源
“非遺”是先民通過日常生活的使用而保存到現代的文化財富。在歷史的長河中,自然生成,不斷發展。雖然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創新,但它與自然的關系和民族的歷史條件、遺產的文化認同和歷史感是不變的。
現代的“非遺”,如何保留遺存的自然狀態和真實性,減少人為成分,如何繼續保持套路,減少節日,如何增強實用性,減少表演性,如何體現民間,減少官方,就是把前人傳承的作用還原給後人。沒有這個角色,遺產就成了負擔。
特別是現代所見的“非物質遺產”,大多形成於農耕時代,保存在相對封閉落後的地方。能否在現代化的大潮中繼續發揮作用,如何避免被現代性同化,是有資格繼承遺產的孝子子孫孫必須考慮的問題。
百度百科-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