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誕生於明朝初年,即公元1368年前後,是中國西北甘、青、寧等省區的漢、回、藏、東鄉、保安族、蒙古族共同創作並喜聞樂見的民歌。因歌詞中把女人比作花而得名。它用中文演唱,並受到羌族、藏族、漢族、土族和穆斯林民族傳統音樂的影響。
“花兒”的結構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是比賽,第二部分是歌唱的主題。曲調抒情性強,演唱時使用臨夏方言,鄉土氣息濃厚。《華爾》的歌詞和曲調可分為“賀州華爾”和“蓮花山華爾”兩類。2006年5月20日,華爾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非遺“花兒”的現狀;
“花兒”在當地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但隨著經濟大潮和現代文明的沖擊和滲透,“花兒”原始淳樸的生存空間正面臨萎縮。“花兒”是由農田和山野培育而成的。有些唱得好的,就叫“花兒巴適”。經過多年的勞作和放牧,他們學會了和大人壹起唱歌,然後熟悉了曲調,之後就可以即興創作自己的詞和二重唱或者領唱了。
如今,最有利於花兒生長的田園生活已經逐漸被打破。很多少男少女早已背井離鄉,尋找賺錢的機會和新的人生夢想,真正熱愛“花”並為之付出努力的並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