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字體的發展在魏晉時期發生了質的變化,各種字體都出現了,從古代的漢字發展到了現代的漢字。漢字擺脫了象形文字,變得更有象征意義。各種字體滿足了漢字的實用需求,推動漢字發展的內在動力轉化為對漢字本身造型功能和審美潛力的挖掘。人們把文字的應用作為實現自己審美追求的手段,也通過這種美寄托自己的個性、性格和情感。
(2)中國字體的多樣化為書法家的書法創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無論甲骨文、鐘鼎銘文等古文字,只有真、行、草書、隸書、小篆,它們不同筆法的相互滲透,結構造型的不同特點,同壹字體和壹些邊緣字體(如曹彰、古力、李楷)的風格差異,為書法創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使得書法創作語言極其豐富。特種草書雖然也是出於應用的需求而產生的,但由於遠離楷書,不易閱讀,逐漸被書法家使用。
(3)書法的欣賞和收藏逐漸成為壹種社會習慣,說明書法家的藝術價值逐漸被社會認可。在書法家個體意識覺醒的同時,書法藝術的欣賞者也從藝術的角度看待作品,而不僅僅是著眼於文字的運用。
(4)壹系列書法理論著作的出現及其審美意識的加強,成為書法自我意識的標誌。書寫材料和工具的發明和改進為書法藝術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