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儒家思想的歷史作用
墨子的反對
莊子寓言與現代思想
論作為認知主體的人及其認知能力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論西漢時期的經濟、政治和思想變化
西漢學術思想發展概述
論東漢時期的經濟、政治和思想變化
《法眼》及其作者楊雄
《太玄》的哲學體系
《太玄》與《周易》——兼論楊雄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楊雄《結巢》賞析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王充認識論簡評
邵雍先天易“天地自然之數”考釋——馮友蘭“邵雍先天之學”二補
壹個聲音贏——學習音韻學劄記
我們應該正確理解馬克思關於“普遍形式”的思想
為什麽“字面繼承法”是錯的?
讀鄭家棟《馮友蘭“抽象繼承法”之我見》有感
全面創新之我見(綱要)
論中華民族精神
批判繼承傳統民族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如何看待民族文化傳統與當前社會的道德轉型
《白族哲學思想史》序
儒學與雲南少數民族文化序
附錄:
曲折的哲學之路——韓晶的學術自述
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