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築球”、“踢圓”等,指古人以腳蹴、蹋、踢皮球的活動,類似今日的足球。據史料記載,早在戰國時期漢族民間就流行娛樂性的蹴鞠遊戲,而從漢代開始又成為兵家練兵之法,宋代又出現了蹴鞠組織與蹴鞠藝人,因此,可以說蹴鞠是中國古代流傳久遠、影響較大的壹朵體育運動。
馬球。馬球在中國古代叫“擊鞠”,始於漢代,在東漢後期,曹植《名都篇》中就有“連騎擊鞠壤,巧捷惟萬端”的詩句來描寫當時人打馬球的情形,並風行於唐代。2008年6月7日,馬球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馬球盛行於唐宋元3代,至清代始湮沒,主要流行於軍隊和宮廷貴族中。
捶丸。是我國古代以球杖擊球入穴的壹種運動項目。前身可能是唐代馬球中的步打球。當時的步打球類似現代的曲棍球,有較強的對抗性。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來的同場對抗性競賽逐漸演變為依次擊球的非對抗性比賽,球門改為球穴,名稱也隨之改稱“捶丸”
木射。我國從唐代開始,有壹種類似於地滾球的以球擊打木柱的運動。這項活動采用射箭活動中的術語,以木柱為靶,以木球為矢,意思是以木球為箭矢,來射木柱的靶子,因此,這項中國地滾球的名字叫“木射”。這種遊戲有很濃厚的精神和道德方面的含義,強調人們遵從中國的傳統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