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古箏名曲:《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和《陽春白雪》
擴展資料:
古箏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現在也出現了小古箏、便攜式古箏、迷妳古箏、半箏、新箏、十二平均律轉調箏。古箏是壹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
傳統的箏樂早期被分成南北兩派,即“南箏”(潮州箏)和“北箏”(河南箏和山東箏),英國出版的《辛格羅夫音樂大辭典》的“中國音樂”詞條中寫道:“中國箏北方以河南、山東學派為代表,南方主要以潮州箏學派為代表。”
隨著時代的發展,20世紀又在南北箏的基礎上分別衍生出其他幾大整派,即“潮州、山東、河南和浙江”四大流派,到當代流派的區別已經很小了,幾乎每個流派都兼具各家之長。現壹般分為九派,正如曹正所言“茫茫九派流中國”,各派的箏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