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唐朝,中秋節賞月和玩月是相當流行的。在北宋時期。8月15日晚上,全城的人,無論貧富老少,都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向拜月表達他們的願望,祈求月神的保佑。在南宋,人們互贈月餅,這意味著團圓。在壹些地方有活動,如舞草龍和建造寶塔。自明清以來,中秋節的習俗變得更加流行。很多地方形成了燒香、栽中秋樹、點塔燈、放天燈、走月、舞龍等特殊習俗。
中秋節吃月餅是中國悠久的傳統習俗。天氣晴朗,月明,桂香沁人心脾。大家壹起品月餅,賞月,這是壹個別有風味的節日團圓。月餅作為壹種形似圓月、內含好餡的食品,出現在北宋時期。詩人、美食家蘇東坡有“小餅似嚼月,內有酥糯”的詩句。作為壹種食物,被稱為“月餅”,最早出現在南宋《武林舊事蒸食》中。當時杭州民間有“月餅互餵,取中秋團圓之意”。到了元末,月餅成了中秋節的日式和美式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