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拼音:guǐ)是漢語常用字[1],始見於商代甲骨文[2],其古字形像人身大頭的怪物,本意是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認為人死後的靈魂。
古人認為“鬼,歸也”,人死為鬼,指人回到原來的地方。後來把鬼看做人的異化,如屈原《九歌·國殤》“魂魄毅兮為鬼雄”,為贊美之辭。現代漢語的“鬼”常用於指邪惡、恐怖的東西,含貶義。
象形字。許慎《說文解字》認為“鬼”從人,上部象鬼頭。鬼會用陰滯之氣傷害別人,所以從厶。王筠認為鬼字當是全體象形,其物為人所不見之物,聖人知鬼神之情狀,故造為此形,不必分析說之。朱駿聲和徐灝都認為“厶”是聲旁。厶即今天私字初文。從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來看,鬼字並沒有“厶”這壹構件,下邊所從確實是人,上邊所從之“田”形,象征“鬼頭”,但不是像鬼頭形。鬼字之本義當是在原始社會和商周社會中人戴壹種嚇人的面具以代表人們觀念中的鬼。
壹說“鬼”原是頭大身小,鬼頭鬼腦的畸形人,形貌醜惡,故以為“鬼”。到了小篆(圖8)階段,“鬼”字定型了:“鬼”頭變為“田”,“田”上多了壹撇以表示高突的角; 漢隸“鬼”字下部漸變為“兒”形,戰國秦系文字鬼字作圖9,壹直到漢代初年鬼字形體亦如此作。“鬼”右下的構件是否是“厶”,很難說,但從西漢中晚期文字開始已經變為從“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