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杜愚古文中的曲藝簡介

杜愚古文中的曲藝簡介

主要流行於江西南部及鄰近的湖南、福建、廣東的部分城鄉。相傳清道光年間流行於京城,歌者多為盲人藝人,主要唱“古戲”改編的歌曲,故簡稱“古文”。杜愚的古文主要是唱和結合說唱。由於伴奏樂器的不同,歌唱也有自己的特點。用木錘、漁鼓、小鼓打節是常事,善於用詞唱和、用詞唱和、靈活轉換也是天生的。後來配以鉤管(形似二胡,配有大琴管),唱腔吸收了贛南民歌,曲調豐富,常用曲牌20多種。傳統歌曲多以漢族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為主,多為三四個小時的中篇小說。有明珠塔、朱買臣、秦香蓮、秦香蓮等30多件。在唱主歌之前,我們經常會作曲,唱壹些小段,叫做“十八拍”。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古代藝術家曾以“十八集”的形式作曲、演唱《送郎為紅軍》、《抗日救國》,動員工農群眾參加革命鬥爭。新中國成立後,對壹些傳統曲目進行了初步整理,並編曲演唱了《小飛買藥》、《母女相會》等新曲目。
  • 上一篇:26歲了還能學傳統武術嗎?是不是太老了?
  • 下一篇:5g消息和短信有什麽不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