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都古文因大多由壹名盲藝人獨自完成表演,所以在服裝、道具方面沒有過於復雜的要求。使用的樂器壹般為勾筒(贛南地區的壹種絲弦樂器)、二胡、竹板、梆子、漁鼓、小鼓等,有時也會出現嗩吶,有的藝人甚至身兼數職,將多種樂器巧妙地結合在壹起,充分地運用四肢對其進行演奏,令觀眾嘆為觀止。
舊時的古文藝人,都沿襲傳統的唱法,壹般以“自從盤古開天地,壹朝天子壹朝臣”為開場白,後來逐漸發展為以“十八塔”為序幕。所謂“十八搭”就是演唱者根據聽眾對象,結合當時時宜,針對性地來壹段小唱,以此安定和吸引聽眾,然後引出曲目、人物和揭示主題。緊接著轉入正本。演唱者借助面部表情、聲調唱腔,真實細膩地描述山川萬物,抒發喜怒哀樂,渲染環境氣氛,評述功過是非。在樂器的伴奏下,唱中帶說,說中有唱,為了表現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在道白時,藝人要喬裝男、女、老、少性格和口音的不同,分別敘述,有時還會用樂器模仿活動時發出的不同聲音,如敲門、切菜等。從而,把故事情節、人物的音容笑貌等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強烈地感染聽眾,使他們能夠倍感逼真、親切、產生***鳴。
贛南,有著約占江西四分之壹的國土面積,近4萬平方公裏的沃土蘊藏著豐富的客家文化。數百年,乃至近千年的歷史沈澱使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時隱時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們還在繼續沈澱或正在消失。因而發掘研究這些文化成為我們這代贛南人不可忽視的歷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