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節奏清晰,音量大,多用於節日慶典,迎送,配合其他樂器,也是歌舞中的伴奏樂器。
(2)管樂器:苗族、瑤族、佤族、彜族、壯族的葫蘆笙;彜族、哈尼族、納西族、景頗族、怒族、獨龍族和拉祜族的長笛;彜族、哈尼族、傣族的巴烏;彜族的吐槽。
特點:這種樂器音色豐富,表現力強,演奏的音樂活潑優美。
(3)彈撥樂器:彜族、白族、納西族、景頗、布朗、龍奔的(又稱)、口弦、三弦;蒙古人不壹樣。
特點:多由青年男女在聚會、二重唱或舞蹈中伴奏。年輕男女都會玩。在業余時間,他們經常用秦越和口弦進行壹對壹的回答,傳達內心的感受。
(4)弦樂器:納西族的二胡、三弦胡;克木人的“墨錠”。
特點:這種樂器受漢族樂器影響很大。有壹部分是自制的,大部分是從商店購買的。但歌詞和指法與漢胡琴完全不同。在楚雄、魯南等少數民族地區,也有以京胡、秦越、笛子為樂器的“舞”(即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