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戲劇非常豐富。1949之後,傳統戲曲的歷史地位以及如何正確對待傳統戲曲,成為戲曲工作壹開始就關註的焦點。傳統戲曲是中國長期封建社會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產生的文化遺產的壹部分,所以包含著許多民主的精華,也必然有許多封建的糟粕。1960 4月13日至6月17日,文化部在北京舉辦“現代主題戲曲觀演”。文化部副部長齊雁鳴在總結報告中對戲曲改革方針和劇目政策作了明確表態;“我們要提出現代戲劇、傳統戲劇和新歷史劇。大力發展現代戲劇;積極編排、改編、上演優秀傳統劇目;提倡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創作新的歷史劇。”自此,“三同時”首次作為戲劇劇目政策被正式提出。所謂“三個階段”,就是現代戲、傳統戲、新編歷史劇三者並駕齊驅,所以也叫“三駕馬車”。傳統戲劇是指1949年以前各個歷史時期編纂流傳的傳統戲劇,又稱“傳統戲劇”。如何理解傳統中的“精華”和“糟粕”,也成為傳統劇目改編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