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要穿壽衣寓為健康長壽之意。“壽衣”的質料不能用毛皮(防來生“變”為獸類)和綢緞(綢緞俗稱“緞子”,而“緞子”與“斷子”同音),多用棉和絹,取“綿綿”“眷眷”之意。衣褲的件數,取單忌雙。服裝樣式多采用同時代的禮服,無論何時亡故,都以棉衣為主。
舊時做壽衣,有許多講究。外衣裏子用紅布做,子孫後輩會紅火。帽子上邊綴紅頂子,亦象征後輩兒孫紅火。男人壽衣外面多為杏黃色,女人外衣多為青藍、古銅色為主。壽衣無論內外衣,壹律不用紐扣,只用小條布帶。以帶子代替紐扣,暗喻會帶來兒子,後繼有人。
擴展資料
中國傳統壽衣設計與明朝日常服飾相同。歷史相傳這是因為明末吳三桂向清軍投降時,特別要求滿清南下後允許漢人在生時穿清服,在去世時穿明服。另有說法說這是當時的漢人對滿清剃發易服表示不滿的壹種途徑(清朝當時只規定了生者需易服,而未提及死者)。
現代壽衣大多繡五蝠捧壽圖案。壽衣顏色,壹般為藍、褐色,年輕婦女用紅、粉或蔥白色。此外,還配以被褥,通常鋪黃、蓋白(意為鋪金蓋銀),被面常繡“八仙”。
少數鄉村還沿用這類壽衣,但多數農村和城市移風易俗,辦喪事壹般給死者穿整齊幹凈的日常生活服裝,習慣上仍稱壽衣。
青島市情網-喪葬民俗
百度百科-壽衣 (裝殮死者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