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藝術(sound art)是指以聲音——包括樂音與非樂音——為媒介的藝術作品。它是西方嚴肅音樂(或稱藝術音樂)的邏輯傳承,通常具有很強的實驗性。近年來聲音藝術和裝置以及視覺藝術結合的傾向愈發明顯,這不是好事。事實上這很可能意味著千百年來我們稱之為音樂的東西正在走向死亡。
聲音藝術和電子原音音樂、計算機音樂、噪音音樂、音景、錄音藝術等門類有各種關系。
聲音藝術為英文“Sound Art”的中譯,出現在二十世紀末期,用以指以廣義的聲音(包含傳統意義上的噪音與樂音)為主要創作媒介,主張尊重聲音本體,重視主動聆聽而非“創作”的壹種藝術類別。
聲音藝術與“前衛音樂”、“實驗音樂”、“電子音樂”、“電腦音樂”多有交集。廣義的聲音藝術可指壹切訴諸於耳朵的藝術形式,而狹義的聲音藝術可以用來指相對於重視能量感的極端大音量噪音藝術而言的,講究概念性的聽覺藝術形式。
聲音藝術創作者常用的創作工具有:錄音設備(麥克風、MD 錄音機、DAT 數字錄音機、硬盤/閃存錄音機等)、電腦(利用音頻軟件對聲音進行剪輯與處理)、硬件效果器/采樣器、黑膠唱盤、傳統樂器、其他可發聲物件等等。但現在有個問題是:聲音藝術(至少在中國)是不景氣的,發行cd很困難,創作者靠此為生更困難。就像今年10月上海的第壹屆中國聲音藝術大展裏邊的每個作品,都穿了壹層視覺化的外衣,這是聲音要跳出CD進入物理空間的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