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什麽是失蠟法?

什麽是失蠟法?

失蠟法,是失模法的壹種。失模法,就是用耐火造型材料包覆於可失性模之外,成為無範線的整體鑄型。這種可失性模的材料,是所有可融、可揮發、或經燃燒後只剩余少量灰燼、因而易於清理的可成形材料,例如:堅硬的動物脂肪、蜂蠟、松香、植物纖維等。

早在1980年代,巴納發現,有繩紋提梁的青銅器,提梁上沒有範線痕跡,有些器耳有明顯的粗大纖維遺跡。他認為,這些提梁,是以繩狀物為模,用耐火材料包裹後,加以焚燒,模子被燒成灰燼,清理完灰燼後,在澆鑄成型。

擴展資料

中國失蠟法鑄造技術最早見於商代中晚期。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采用失蠟法鑄造青銅器,先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其他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範。

加熱烘烤後,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然後往內澆灌熔液,鑄成器物。經漢唐到明清,失蠟法被壹代代匠人傳承和發揚,歷久不衰。

20世紀40年代,大部分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采用精鍛工藝制造,容易斷裂,壹位美國工程師借鑒失蠟法鑄造工藝很好地解決了這壹問題。

這位工程師將此方法改進,命名為熔模鑄造,使之成為生產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的關鍵技術。中華人民***和國建立後,在引進精鑄渦輪葉片技術的同時,榮科和師昌緒兩位院士聯手,用失蠟法結合石英管填充鑄模,完成精密鑄造後,用氫氟酸腐蝕去除石英管,成功制造出空心渦輪氣冷葉片。

百度百科-失蠟法

  • 上一篇:什麽是有文化的人?有文化的人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什麽是質譜,質譜分析原理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