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70年70秒?得榮縣:挖掘民族特色文化遺產

70年70秒?得榮縣:挖掘民族特色文化遺產

得榮,藏語意為“峽谷之地”,被譽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在五千年的朝代更替中,得榮有著悠久的歷史、多民族的文化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底蘊。這些散落在各地的文化遺產,讓得榮的文化更加耀眼,也讓藏文化熠熠生輝。讓我們壹起去探索和了解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

瓦卡學羌學羌是流傳在得榮縣的壹種民間舞蹈。其動作有力,簡潔大方,下步有力,步伐清脆。舞者俯身變換舞步時,動作靈活灑脫。踩和蹬的結合創造了學習羌舞的獨特魅力。2008年6月7日,得榮薛強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子耕車模工藝藏族車模工藝是制作各種木制家用電器的特殊工藝,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其中,得榮縣的車模技藝最具代表性。得榮的汽車造型技藝主要流傳在得榮縣紫更鄉,這裏的木制品品種較多,約有50種,其中不乏傳統和現代民族手工藝精品,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工藝獨特精湛,具有壹定的觀賞性和實用性,其產品遠銷西藏、印度等地,深受群眾喜愛。

墨錠土陶技藝四川藏區藏民世代以低溫燒制的黑陶制品為日常生活用品,制陶技術作為民族手工藝代代相傳已近千年。得榮太陽谷民間陶器的燒制始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墨錠村榮格紮西,徐隴鄉的創建者,在泥塑中摸索出壹套制作陶器的方法。

得榮的文化底蘊,是歷史留給心靈的震撼。是壹代又壹代的先人告訴後人民族精神的財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文化遺產。在得榮,非物質文化不僅是安身立命之所,也是得榮區別於其他文化的標誌。

  • 上一篇:我們為什麽要保存我們的精神?
  • 下一篇:傳統木板裝飾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