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什麽是民本思想

什麽是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其重要的思想資源,它發端於商周交替之時。古代民本思想經歷了從重天敬鬼到敬德保民再從重民輕天到民貴君輕這樣發展歷程。

自國家產生之後,中國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社會性質也從原始社會轉入階級社會,表現為後來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以及中央集權的專制社會等。民本思想在國家政治制度的發展及變更之中壹直存在並發揮著重要的影響。

擴展資料:

發展歷程

殷商時期,迷信的氛圍特別強烈,事無巨細,每事必蔔,甲骨文即是為記錄占蔔而產生。人們祭天地、鬼神,祭星辰、日月,在人們心目中地位最高的是太陽神,以致夏桀暴虐無道,卻以太陽自比,曰“天之有日,猶吾之有民”。

周人從商的覆滅中認識到“天命縻常”,看到了人民的武裝倒戈,才使西周打敗了商王朝,這是“天惟時求民主”,“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春秋時期,周王室衰敗,原來神聖不可動搖的天——周天子已失去天下***主的身份,天下大亂,禮樂崩壞。現實已動搖了人們對於神聖天道的崇拜。

明末清初,隨著激烈的階級鬥爭和新的生產關系的因素產生,古代民本思想得到極大發揮,就是以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為代表的進步思想家對君主專制獨裁進行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

百度百科-民本思想

  • 上一篇:什麽是傳統流程圖?
  • 下一篇:什麽牌子的筷子質量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