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嘉陵江有兩個源頭:東峪河,發源於陜西省豐縣代王山;西漢水,發源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齊壽鄉齊壽山。有專家認為它發源於甘南碌曲郎木寺鎮若爾蓋草原的白龍江。201110,長江水利委員會確認陜西省豐縣秦嶺代王山為陽性源頭。
東峪河發源於陜西省豐縣秦嶺主峰岱望山南側的大鳳溝,海拔2598米。它的上源叫大南溝,自東南向西北,與渭河支流清江的上源平行,發源於秦嶺北麓。到達煎茶坪後,東峪河和清江分別轉向西南和東北,流向相反。
擴展數據:
嘉陵江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江襲多。略陽以上嘉陵江上遊原屬漢江水系,後被嘉陵江奪取。漢江幹流在列金壩以上變成了峽谷,支流青泥溝卻是寬闊的山谷。
由此,溝頭穿越壹條低分水嶺,山脊上有河流沖積的卵石層,厚約0.5米,卵石大小均勻,壹般直徑約3 ~ 5厘米,底部為片巖。
嘉陵江二級支流響水溝,向北流至戴家壩匯入龔佳禾,再向西流與嘉陵江呈直角相交,為嘉陵江東岸黑水。很明顯,漢江源頭小,河谷大,到嘉陵江沒有高分水嶺,不成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