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竹編大國,編織區域多集中在我國南方竹資源豐富的地區。貴州省三穗縣、四川、重慶、雲南、廣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安徽都是竹編的產地。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形成了很多竹編小鎮。
明道竹編是四川明道鎮極具特色的傳統手工藝藝術瑰寶。明道鎮位於川西平原的邊緣,是著名的竹編之鄉。明道鎮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首屆竹編鎮候選,創下新的世界紀錄。壹進鄉鎮,映入眼簾的是清泉順山而下,各村竹林自助的迷人景象。
成都明道竹編的起源
成都平原盛產竹子,各種竹編、竹雕自然成為成都民間藝人的巧奪天工之作。最具代表性的是明道、崇州、邛崍的竹編,都江堰聚源、郫縣的竹刻。
都江堰聚源以高遠為代表,郫縣王小秀以竹子為基本材料,用浮雕技法雕刻筆筒、鳥籠、煙桿等器物。刀法嫻熟,造型生動,觀賞價值高,遠銷港澳。都江堰聚源鎮也被成都市文化局命名為民間藝術(竹雕)之鄉。
崇州、邛崍壹帶的竹織工,最早創造了以鹵漆盆為底,以竹絲按胎形編織而成的漆胎工藝,後來發展為錫胎、瓷胎。這種手工藝品經常被地方政府用作向朝廷進貢。邛崍的瓷胚竹編也是饋贈朋友的佳品之壹。瓷胚竹編美觀大方,在中國眾多竹編工藝品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