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中國傳統醫學簡介

中國傳統醫學簡介

本文僅從狹義上解釋中醫。

中醫以中國哲學中的陰陽五行為理論基礎,通過探索病因、性質、部位、病機、臟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氣的盛衰,進而得出病名,歸納證型,並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制定“汗、吐、瀉、瀉”的原則。

中醫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其獨特之處在於天人合壹的整體觀和辨證論治。

在當今世界的醫療體系中,中醫被列為補充和替代醫學(CAM)的壹個分支,壹直受到重視。2002年5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公布了“2002-2005年全球傳統醫學研究戰略”,邀請全球65,438+080多個國家將替代醫學納入其醫療政策。

中醫的核心價值在於方劑,方劑是醫生經驗的結晶。中醫的發展過程本身就是實驗醫學,尤其是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來無數醫生在臨床人體實驗中反復使用並被證明切實有效的經典方劑和時方。直面疾病,掌握主證和兼證,選擇對證的方藥加減,不拘泥於理論,才能治療疾病,這才是中醫精髓辨證論治的真實面目。

中醫治療的積極方面在於希望能幫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即幫助身體進行自我調節以維持身體的穩定)。消極的壹面是希望:當必須使用藥物來減緩病情惡化時,可以考慮到生命和生活質量。這是中醫的優勢,也是中醫在當今世界醫療體系中受到重視的原因之壹。

壹個完整的中醫處方應該包括四項以上:情誌治療指導(情緒控制);禁忌(飲食中的註意事項);運動方面的建議(遊泳、跑步、引導、氣功等。);使用中藥,或針灸、艾灸、按摩等。所以中醫治病的時候,是從身心的角度來考慮的。

與傳統中醫相比,現代中醫的創新發明值得關註,包括:小針刀、傳統藥物註射制劑、科學中醫等。

  • 上一篇:企業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在管理上遇到哪些困難?
  • 下一篇:傳統外貿訂單怎麽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