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醫藥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壹部古代中國醫學的重要文獻,被譽為“中醫聖經”,對中醫學的發展和傳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該書由兩部分組成:《素問》和《靈樞》,其中《素問》主要講述醫學理論,而《靈樞》則著重研究人體結構和生命活動規律。據史料記載,《黃帝內經》最早可能創作於戰國時期,但直到漢代才得以完整編撰、整理出版。其作者不詳,傳說是黃帝親筆所著。
也有學者認為是後人根據黃帝時代的醫學知識加以整理和補充而成。無論如何,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這樣壹部涵蓋廣泛且實用的醫學著作,具有相當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理論精神:
①“整體觀念”強調人體本身與自然界是壹個整體,同時人體結構和各個部分都是彼此聯系的。
②“陰陽五行”是用來說明事物之間對立統壹關系的理論。
③“藏象經絡”是以研究人體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等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相互關系為主要內容的。
④“病因病機”闡述了各種致病因素作用於人體後是否發病以及疾病發生和變化的內在機理。
⑤“診法治則”是中醫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
⑥“預防養生”系統地闡述了中醫的養生學說,是養生防病經驗的重要總結。
⑦“運氣學說”研究自然界氣候對人體生理、病理的影響,並以此為依據,指導人們趨利避害。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黃帝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