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這種結構基本的理念是把學生看作知識的容器,客觀上不允許學生獨立思考,如果說學生有所思考,也只能跟著教師的思路走。
⑵ 好學生不聽就會,差學生聽了也不會,因材施教成為空談。
⑶ 學生不知道老師要幹什麽,更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麽,只能是被動聽講。
⑷ 學生學得如何,教師不得而知,教師只能“壹刀切”去完成自己“教”的任務。
⑸ 學生不會時,教師容易埋怨學生,而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方案,采取措施。
⑹ 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完成自己“教”的任務,而不是學生“學”的任務。
⑺ 學生是學習的旁觀者,他們不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⑻ 教師疲憊不堪,學生厭學。
⑼ 容易造成師生對立。
⑽ 教師高高在上,展示自己,學生失去創造力,只能被動模仿。
我們中小學的大多數課堂,仍以課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以填鴨式和滿堂灌為主要特征,並突出表現為 “八多八少”:教師講解多,學生思考少;壹問壹答多,探索交流少;操練記憶多,鼓勵創新少;強求壹致多,發展個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動少;顯性內容多,隱性內容少;應付任務多,精神樂趣少;批評指責多,鼓勵表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