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當首推伊斯蘭教權威大師安薩裏。安薩裏是中世紀伊斯蘭教最傑出的教義學家、哲學家,而立之年執教於塞爾柱王朝的著名學府——尼劄姆大學。安薩裏的教育思想尤為註重宗教神秘體驗,但也並非絕對否認理性思維、邏輯論證、經驗觀察的作用。晚年他在《哲學家的毀滅》、《伊斯蘭宗教學科的復蘇》等著作中關於宗教、哲學的論述,也是其宗教教育思想的集中體現。安薩裏認為,宗教信仰包括內心信仰和外部行為兩部分,它們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安薩裏提出,知識與信仰屬於不同的領域,“知”是理性的領域,而“信”是心靈的領域,二者不能互相替代;理性的權威只限於知識領域,而在信仰領域毫無地位。出自於對人的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的懷疑,安薩裏主張必須把信仰還原為心靈的活動,而把理性禁束於知識領域。對於前者,應當以主命為出發點,從體驗自我開始,通過心靈感應、內心誠信來認知真主;對於後者,應當把理性看作框正信仰的工具,用以教化誤入迷途的壹般信眾,但要像醫生開有毒性的烈性藥壹樣,使用時要慎而又慎。他還認為,為了恢復“正信”的地位,必須對壹般信眾強化宗教教育,使之了解基本信仰而不必理解信仰。他晚年撰寫的《穆斯林大眾信綱》,便是為此目的而編寫的便於背誦、記憶的普及性宗教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