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479年9月28日+551-11年4月),子姓,孔子,人,後人尊稱孔子或孔子。生於魯國邳邑,祖上宋,東周春秋末期魯國教育家、哲學家,在魯國擔任要職。為儒家創始人。
孔子的五德(仁、義、義、智、信)對周邊地區影響深遠,如朝鮮半島、琉球、日本、越南、東南亞等,也稱為儒家文化圈。
孔子會針對不同的弟子、不同的機會講“仁”,因材施教。總的來說,孔子的仁就是曾子說的“忠恕”二字。
中文翻譯;
(九月二十八日,551-四月11,479),姓孔,名秋,名,被尊稱為孔子。他出生在魯國,祖上是宋人。他是東周春秋末期魯國的教育家和哲學家,曾在魯國擔任要職。作為儒家的創始人。
孔子和儒家的五德學說(仁、義、禮、智、信)對周邊地區影響深遠,如朝鮮半島、琉球、日本、越南、東南亞等,也稱為儒家文化圈。
孔子會針對不同的弟子、不同的時代講“仁”,因材施教。總的來說,孔子的“仁”就是曾子所說的“忠恕”。
擴展數據:
人物評價:
1.早在1934年,我國現代偉大的儒家學者梁漱溟就說過:“孔子學說的價值總有壹天會被人類發現和認識,然後照耀世界。"
2.20世紀70年代,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比博士說:“只有中國的孔孟才能幫助解決21世紀的世界問題。”
3.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發表聯合宣言,稱“人類要想在21世紀生存,就必須回到2500年前,吸收孔子的智慧。”
4.美國詩人、哲學家、思想家、壹代宗師愛默生(1803年5月-0882年4月)認為:“孔子是哲學上的華盛頓”,“孔子是世界各民族的光榮”,並說“我對這位東方聖人非常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