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成本法下,以產品為成本分配的對象,以單位產品所消耗的某種資源占當期該種資源總消耗量(如人工小時、機器小時)的比例作為所有間接制造費用分配的基礎,是以成本為基礎的。在高科技環境下,“制造費用”在產品成本中的金額和重要性大大增加。同時,制造費用與直接人工費用、機器工時、直接人工工時等傳統成本分配標準的相關性越來越小。如果制造費用仍然按照原來的單壹標準進行分配,那麽所獲得的成本核算結果必然會失真,這種失真的成本信息甚至會導致經營決策的失誤。
作業成本法不僅大大提高了成本計算結果的準確性,而且引導企業經營者密切關註成本動因,從而克服了傳統成本法中間接成本責任不明確的不足,使許多傳統成本法下無法控制的間接成本可以在新的會計制度中找到相關責任人,進行必要的成本控制。隨著作業成本法的應用及其在管理領域的普及,作業成本信息已廣泛應用於預算管理(如ABB)、存貨計價、產品定價、新產品開發、產品組合決策、自制或購買決策、客戶盈利能力分析、績效評價等,從而成為戰略成本管理的核心和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