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就是告訴我們,那些看起來瘦的人都是吃不起飯餓的,家裏有錢的都長得白白胖胖的,只有那些家底不行的,才會餓的跟竹竿子似的。在古代的時候,人們還是以務農為主,百姓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吃飽。那個時候不像現在壹樣經濟發達,所以他們對於住的地方沒有太大要求,只要能遮風擋雨就好了。
在古代,普通人家的孩子只有在過年才會穿上新衣服,平時的時候都是穿以前的舊衣服,哪怕是破了,縫縫補補還能接著穿。那個時候經濟還沒有現在這麽發達,所以他們不能像我們壹樣,缺了什麽就直接在網上買。對於貧苦人家來說,他們壹年的勞作都不壹定能維持壹家人的生活。
都說“民以食為天”,所以在“衣食住行”這四個方面,只要能滿足“食”他們就會覺得很幸福,但是能滿足這壹點的人家很少,古代的貧苦人家連最起碼的維持溫飽都做不到。所以,窮人家的孩子大多面黃肌瘦,這都是長時間吃不飽飯給餓出來的。每天的菜裏都沒有壹點葷腥,營養跟不上,自然會很瘦。
窮人家的孩子吃不飽,每天還要勞作,他們想胖都胖不起來,而大戶人家每天山珍海味,做事也有下人做,吃的多又不運動,就會長得很“富態”,所以在古代壹眼就能辨別出來誰家有錢誰家窮。雖然也有少數情況不是這樣的,但是少數服從多數,老祖宗的總結就是用多數人的現象,告訴我們貧富差距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