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信陽民歌的藝術特色

信陽民歌的藝術特色

信陽民歌大致可分為革命歷史情歌、民歌、新民歌、號子、山歌、田歌、水歌、燈歌、叫賣、小調、兒歌、時政歌、儀式歌、敘事歌等十余種之多。它們深刻而生動地表現了信陽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意誌和願望,反映了信陽不同地區和不同時代的社會實踐,是信陽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雖經千錘百煉卻還在不斷地推陳出新。

信陽民舞在八十年代普查時,***有80余個舞種,120多個演出形式,400多個傳統節目,3350多個演出班社,占河南省的舞蹈演出班社1/3以上。

1984年5月,河南電視臺以信陽民歌為主體拍攝了音樂專題片《歌鄉行》(上、下集),同年11月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後,又在該臺國際聯播節目中再次播放。《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河南卷》中收錄信陽民歌224首。著名的信陽民歌有《八月桂花遍地開》、《送郎當紅軍》、《花轎到門前》、《車水歌》等。

1989年河南電視臺又以信陽民間歌舞為內容拍攝了電視藝術片《情滿大別山》並在中央臺多次播出。著名的信陽民舞有花挑、花扇、花傘、火綾子、獅子舞、春牛舞、竹馬舞、旱船、龍燈等。 五聲音階在信陽地區民歌中占著主導地位。完全的七聲音階尚未發現。在少數幾首民歌中如“穿心調”、“賣柴調”等,雖有清角變宮音,這些五聲外音時值短,多數出現在弱拍上,或作經過音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祈禱裝飾和陪襯作用,其旋律的基本骨架不失五聲音階的本質和特色。

  • 上一篇:妳覺得何炅的主持水平和風格如何?
  • 下一篇:催收公司都用什麽方法催收呢?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