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誡》中說:“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修身,淡泊以誌,平以無為。”1700多年過去了,這句話仍然對人們有著深刻的啟示意義,尤其是在物質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今天,“節儉養德”更值得人們深思。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壹個人高尚品格的體現。孔子視儉為禮儀之本,主張“儉”治國。孟子主張“修心不可善短欲”,要短欲克制。在荀子看來,節儉是富民的重要手段,奢侈浪費則會導致民不聊生,國不聊生。
簡介:
有人認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沒必要再像以前過“苦日子”那樣節儉了。該享受的時候要享受,該消費的消費有利於拉動經濟增長。這種說法聽起來很有道理,但並不完全正確。提倡節儉,並不是要讓人變成“苦行僧”。在有條件的前提下,適當合理消費,不斷改善生活,提高質量,這是應該鼓勵的。
節儉真正提倡的是人們要培養節儉意識和良好的節儉習慣,反對鋪張浪費,杜絕鋪張浪費,樹立正確的節儉觀。
那麽,節儉和美德有什麽關系呢?我們可以觀察壹下身邊的人和事,不難發現,壹個愛節儉的人,能夠體會到“中午除草,流汗種草”的艱辛,培養出慈悲心和善良。勤勞節儉的人喜歡工作,自己往往豐衣足食,不容易養成好逸惡勞的壞習慣。如果他們太安逸了,他們就不會努力進步,就會士氣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