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經:易經也叫《易經》或《易經》。占蔔本質上是預測未來事件的發展,《易經》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和理論的書。易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和倫理實踐的根源,是中國最古老的原始占蔔,對中國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是中國五千年智慧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2.詩歌:《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11世紀至6世紀)約500年的詩歌。此外,還有六篇有題而無內容,即無詞,稱為盛詩,又稱《詩三百首》。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原名《詩經》,壹直沿用至今。
3.《禮記》:《禮記》是中國古代壹部重要的法規書籍。該書由西漢禮士大德及其侄兒戴勝編撰。它所闡述的思想包括各個方面,其中大學、中庸、李雲等都有豐富的哲學思想。
4.《春秋公羊傳》:《春秋公羊傳》是儒家經典之壹。是專門解釋《春秋》的古籍。《公羊傳》的體裁特點是經典與傳記相結合,逐句敘述《春秋》的重大意義,與《左傳》以記載史實為主不同。《公羊傳》是經學中的壹部重要經典,歷代經學家常將其作為討論政治的工具。同時也是研究先秦至漢代儒學的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