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的全稱是Karaoke Television。
Karaok是個日英文的雜名,Kara 是日文“空”的意思。KTV,從狹義的理解為:提供卡拉ok影音設備與視唱空間的場所。
廣義理解為卡拉ok並提供酒水服務的主營業為夜間的娛樂場。ktv也可以說是壹個小型的唱吧,可以跳舞,唱歌還能喝酒,對於小型聚會是第壹選擇。
擴展資料:
發展歷程
20世紀90年代,是卡拉OK最風行的時候,但這也經過壹連串的演變。在初期,我記得我小時候,曾見過有人會推著壹臺卡拉OK作流動式的生意,它帶有兩個麥克風和壹個錢箱,不放進錢去,機器就不會播放伴奏音樂,麥克風也不起作用。
隨著當時哈日族的風潮開始盛行時,這股OK風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吹進臺灣,被正式譯為卡拉OK。
在20世紀六十年代的舞會上,有傳統的樂隊為人們伴舞。在這壹時期已出現了歌手用歌聲為人們伴舞的形式。這就是第壹次伴奏音樂與歌聲分離成為兩個獨立部分。
20世紀六十年代末期,盒式錄音機問世以後,左(L)右(R)立體聲磁帶可錄制兩個音源,壹路是伴奏音樂,壹路是人聲歌唱,人們可以用這種磁帶學習流行歌曲的演唱。
百度百科-K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