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視死如歸
拼音:shì sǐ rú guī,
釋義:把死看得像回家壹樣平常。形容不怕犧牲生命。
2、見義勇為
讀音jiàn yì yǒng wéi
解釋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3、不恥下問
讀音bù chǐ xià wèn
解釋: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丟人或者感到恥辱。
4、篤信好學?
讀音dǔ xìn hào xué
解釋勤學好問
5、亡羊補牢
拼音: wáng yáng bǔ láo
解釋: 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丟失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指中國五千年歷史流傳下來,具有影響,可以繼承,並得到不斷創新發展,有益於下代的優秀道德遺產。概括起來就是: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習慣的總和。它標誌著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它也是我國人民兩千多年來處理人際關系、人與社會關系和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踐的結晶。
中華民族自古崇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殺身以成仁”的民族節氣。愛國主義作為民族精神,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歷史上,中國屢遭外敵入侵,國破則家亡,使人們的愛國之情強烈地表現出來,並升華成為國獻身的情操和精神,因此出現了嶽飛的“精忠報國”、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孫中山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愛國主義成為推動中華民族不斷前進的巨大力量。
參考資料
百度知道:/question/517992782287346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