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關的文化;就是緣於海洋而生成的文化,即人類對海洋本身的認識、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創造出來的精神的、行為的、社會的和物質的文明生活內涵。
“海洋文化的本質,就是人類與海洋的互動關系及其產物。”(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論》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如海洋民俗、海洋考古、海洋信仰、與海洋有關的人文景觀等都屬於海洋文化的範疇。
海洋文化來源
考古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中國沿海地區就已有了人類活動的足跡。從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5世紀,中國古代的航海業和航海技術,壹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古人還留下了眾多描寫海洋的詩詞作品,如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等等;
足見海洋壹直以來都是中華文化的淵源和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從我國海洋歷史文化、海洋軍事文化、海洋旅遊文化或海洋民俗文化中都能挖掘出無數亮點。較具有代表性的,如鄭和七次下西洋的壯舉,歷史性地開辟了亞非海上航路,傳播了中華物產和中華文明。
更重要的是,在與不同國家進行文化、經濟交流的同時,沒有占領別國壹寸土地,沒有建立壹個要塞,沒有掠奪壹份財富。鄭和下西洋代表了中華民族發展和平***處、睦鄰友好關系的精神實質,是相互尊重、和平友好的偉大實踐,不僅完美地展示了中華民族對外交往的優良傳統,也是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壹個傑出典範和成果。這就是先進的中華文化、先進的海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