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憂外患的意思是指國內的變亂和外來的禍患;也指內部的糾紛和外部的壓力。
1、拼音
nèi yōu wài huàn。
2、出處
管仲《管子·戒》:“君外舍而不鼎饋,非有內憂,必有外患。”
3、用法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國內不安定和外敵侵略。
4、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魯國大亂,大權被季孫氏、孟孫氏和叔孫氏三家控制,魯定公成為壹個傀儡,他聽說孔子開壇講學,主張“君君臣臣”以及“仁政”,召見孔子,與孔子分析魯國的內憂外患。孔子建議他外聯齊國,內部重振君威,制定了壹系列措施。
5、反義詞
國泰民安:國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內憂外患造句:
1、明末天下大亂,內憂外患,國力不斷內耗,宦官意圖篡政。
2、四面楚歌,八面被圍,被迫割地求和,偶且殘存的聖龍帝國,如今內憂外患,到處壹片狼野。
3、面對內憂外患的局勢,就算慈禧貪戀權力的欲望再強烈也不可能有人會支持她。
4、在此內憂外患之中,生活著壹位傳奇的皇後。
5、在他生活的年代,南宋壹直處於內憂外患之中。
6、解放初期,我們國家內憂外患,日子很不好過。
7、中國傳統的民族關系也在內憂外患的形勢下向近代轉型。
8、雖然內憂外患頻仍,這些昏庸的君臣,依然故我,極盡驕奢之能事。
9、周中的聯賽杯被北安普頓淘汰,讓這支內憂外患的球隊遭受了空前的壓力。
10、清朝末年,內憂外患,國無寧日,人民渴望有安邦定國的誌士出現,挽救民族的危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