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聯盟(中國)在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成立。
青田縣位於浙江省中南部,甌江流域中下遊。自9世紀以來,該縣壹直保持著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稻田養魚”,並不斷發展其獨特的稻魚文化。2005年6月,這壹體系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第壹批,成為中國首個世界農業文化遺產。
歷史的發展
1300多年前的唐朝時期,位於青田東南部的方山鄉誕生了稻魚制。賢明的先民開荒以魚富田,以稻養魚,開創了“稻-魚* * * *”的山地生態循環農業模式,流傳至今。
稻魚共生系統是壹種資源綜合利用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水稻為魚類提供庇護和有機食物,而魚類則起到除草、松土增肥、供氧和吞食害蟲的作用。這種生態循環系統大大減少了對化肥和農藥的依賴,增加了系統的生物多樣性,保證了農田的生態平衡,實現了稻魚雙豐收。
經過幾千年的演變發展,“稻魚而生”逐漸形成了生態、生產、生活有機融合的農業文化傳承體系。如今,全縣有水田20多萬畝,其中水田養魚5.54萬畝,“青田稻魚”、“青田魚”都成為國家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