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農歷四月初八為什麽要吃“烏飯”

農歷四月初八為什麽要吃“烏飯”

農歷四月初八,是中國傳統的烏飯節。民間傳說是因為釋迦牟尼的弟子目連,為了吃到飯,想辦法用南燭葉搗汁染米,煮成烏飯送去,餓鬼們不敢吃那烏飯。母親才終於得以飽腹,老百姓年年吃烏飯,紀念目連這位孝子。

烏米飯原為中國民間節日食品,唐代即有。江蘇和安徽壹帶每逢農歷四月初八,多有人家用烏飯樹葉煮烏米飯,已成習俗。

從宋代開始,佛家開始將青精飯作為齋食。尤其是在四月八日浴佛節,佛教徒多造烏米飯以供佛,因這個原因也叫阿彌飯。元代開始在詩詞中始見在寒食節吃青精飯,呂誠《寒食漫興書所見三首》:“加餐未厭青精飯,爛煮那無白石羊。”

明清以後,青精飯還成為南方許多地區社日的節令食品,如明代廣東壹帶社日食用的五色飯也是從青精飯派生而來的。清代李調元《南越筆記》卷載:“今蘇羅人每以社日為青精飯相餉。”今天上海壹帶清明節吃的青團,明代郎瑛認為這也是從青精飯演化而來。

  • 上一篇:美國遠東理事會童子軍主要從事商業。
  • 下一篇:北京鴨是白色的鴨子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