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所以能在北京發展完善,並形成壹種代表性的民居建築,是與北京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密切相關的。北京地處華北地區,因此民居的最主要功能是解決冬季的防寒、保溫問題。華北地區風大,冬天寒風從西北來,夏天風從東南來,四合院坐北朝南,門開在南面,冬天可避開凜冽的寒風,夏天則可迎風納涼。
同時,北京四合院的院落比較寬敞,冬天有利於接納更多的日照,夏天有利於通風。老北京四合院中央。常常擺上壹只或數只很大的魚缸,這也是因為北京相對比較缺水,壹是為了觀賞,二是能夠調節空氣,第三還有防火的功能。
北京四合院的形制規整,十分具有典型性,而其他地區的四合院則由於各地的氣候環境、土地多少、建築材料以及建築水平等方面的差異,呈現不同的特點。
北京四合院是名副其實的院,寬敞開闊,陽光充足,視野廣大。
總體格局
正式的四合院,壹戶壹宅,平面格局可大可小。房屋主人可以根據土地面積的大小、家中人數的多少來建造,小到可以只有壹進,大可以到三進或四進,還可以建成兩個四合院寬的帶跨院的。小者,房間為13間;壹院或二院者,房間為25間到40間。
廂房的後墻為院墻,拐角處再砌磚墻。大四合院從外邊用墻包圍,墻壁高大,不開窗戶,以顯示其隱秘性。從制式上來說,許多王府和寺廟也是按照四合院的布局進行設計和建造的。
最小的壹進院,進了街門直接就是院子,以中軸線貫穿,房屋都是單層,由倒座房、正房、廂房圍成院落,其中北房為正房,東西兩個方向的房屋為廂房,南房門向北開,故稱為“倒座房”。四合院中植花果樹木,以供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