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子存和劉管樂是北派中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兩位長笛演奏家。馮子存出生在民間。他在1950年代從二人臺音樂中摘取的《喜迎》,被認為是中國現代長笛獨奏的裏程碑式作品,其中大量運用了五彩繽紛的舌音和斬音,使整首樂曲不僅具有歡樂的氣氛,而且顯示出超強的音樂實力。
這種動態的展示在馮子存的另壹件作品《梆子》中表現得更加明顯,為他贏得了“吹上天”的稱號。這種風格也表現在他的其他著名歌曲中,如《黃鸝亮翅》、《掛紅燈》、《萬年紅》等。
與受二人轉影響的馮子存相比,劉管樂受河北吹歌的影響更大。相對於馮子存的厚重和力度,他的歌曲更為活潑抒情,尤其註重快速發聲的運用,經常搭配南笛長期使用的顫音。《影中之鳥》、《和平鴿》等代表作都有這種輕快的特點。
其他表演者
王鐵錘:他的音樂不僅註重音樂的音準和力度,而且非常重視音樂的旋律和抒情性。著名歌曲包括《油田的早晨》和《在路上》。曲翔:因為他同時學長笛,所以他的壹些歌曲在風格上略顯西洋。他的歌最大的特點就是發音快速連續,帶有山東民歌的色彩。著名歌曲有《伊河頌歌》、《開往北京的火車》。
曾永青:他的音樂風格類似於劉管樂和曲香,他重視輕發音和抒情的風格。著名的曲子是《沂蒙山歌》。劉森:他的音樂特別註重旋律唱法,所以被認為與北派不同。它被稱為新校笛。其著名的音樂如《穆迪》就有這種風格,對後來的著名演奏家包括簡廣義、李震等都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