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茱萸是慶祝重陽節的傳統習俗,茱萸其實是灌木和小喬木,古人插茱萸,除了表達思念,還包括避難消災,應季隨俗。重陽節插茱萸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晉朝時期,歷史文獻中都有記載。在9月9日這壹天將茱萸插在頭上,可以驅散邪氣,預防寒氣。這種習俗發展到唐代最為盛行,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在9月9日這壹天插茱萸。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插茱萸這種習俗演變出了不同的意義。
在王維的壹首詩中,就有壹句是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古代很多詩人都描寫過這傳統習俗,李白杜甫也有關於描寫茱萸的詩。
還有壹種含義就是避難消災,古人認為9月9日是兇日。茱萸被人們稱為“辟邪翁”,在門上插上茱萸就可以消災避難。或者將茱萸的果實放在香囊裏,隨身攜帶,用來消除惡氣。
還有壹種意義就是應季隨俗,在戰國時期的楚王妃就曾經佩戴過茱萸飾品,在9月9日登高,佩戴茱萸香囊,喝茱萸酒。所以到現在人們依然保持著這樣的傳統。
9月9日重陽節插茱萸,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習俗。像這樣的習俗也有很多,只不過漸漸被人們遺忘。現在外國的文化和節日不斷輸入到我們國家,很多時候我們卻忘了自己國家傳統的文化和習俗。也許我們應該多多了解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和文化,仔細思考和觀察,會發現,他們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