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是冬季。
人們通常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做為壹年四季開始,其實,季節的劃分有多種:天文、氣象、節氣等。
1天文劃分法
天文劃分法,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為四季的開始;
2氣象劃分法
以3月至5月為春季,6月至8月為夏季,9月至11月為秋季,12月至2月為冬季;
3節氣劃分法
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之始。
這幾種方法簡單方便,但有壹個***同的缺點,就是全國各地都在同壹天進入同壹個季節。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差異很大,以統壹的時間段界定季節顯然不合理。
有沒有更科學的劃分呢?
氣候季節劃分指標的依據是候溫法,是張寶堃先生於1934年提出來的,至今仍在氣象業務中使用。我國古代將5天稱為壹候,候溫即5天的平均溫度。但在氣候季節劃分中,不是固定的5天,而是采用5天滑動平均值,即以當天及前4天為壹組計算平均值。
根據《氣候季節劃分》,春季為日平均氣溫或滑動平均氣溫大於等於10℃且小於22℃,夏季為日平均氣溫或滑動平均氣溫大於等於22℃,秋季為日平均氣溫或滑動平均氣溫小於22℃且大於等於10℃,冬季為日平均氣溫或滑動平均氣溫小於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