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古代音樂符號

古代音樂符號

在中國古代(公元前1000多年),宮廷祭祀宴飲的音樂(雅樂)就有呂、龔尚的音樂記錄。前者借用中國十二法(即壹個八度內的十二個半音)(黃鐘、魯大、臺簇、賈鐘、古曦、鐘陸、嚴斌、林忠、南陸、壹澤、五社、仲英)的名稱來記錄音樂。後者用古代的五聲音名(宮、商、角、箏、於)來記錄音樂,在西周時期開始流行。中國漢代寫的《禮記》?“頭胡”壹章保留了古代演奏的鼓樂。拋鍋遊戲中兩個鼓的樂譜用“口”、“○”、“半”三個樂符描述。這是最早的光譜記錄。漢書?《藝文誌》中有“聲曲折”與歌詩配合的記載。推斷這些“聲音曲折”應該是演唱歌曲或詩歌時的樂譜。在我國,人們習慣用多種字符譜來記錄音樂。如減法譜、半月半字譜、鑼鼓經、二十四字譜等。南北朝時期,南朝丘明(公元493-590年)傳世的鋼琴曲《碣石條幽蘭》用文字記錄了鋼琴演奏技法,表明該樂譜仍是隋唐秦人的通用樂譜。從漢字記譜法發展到減法記譜法是古琴記譜法的壹個極其重要的創新。這個變化是唐朝的曹柔完成的。具體做法是用減筆畫的筆畫拼出壹些符號,作為左右手彈奏技法在古琴音位上的標記,這是壹種只記音位和彈奏方法,不記音名的記譜法。比如上面的大九指的是大指和九徽(鋼琴外面有十三個點叫徽,標誌泛音音位的位置),大九指的是中指彈奏技法的簡化,六指的是第六弦。這個“字”壹直是左手大指按九徽,右手中指勾六弦的意思。因指法有標記,故又稱《指譜》,南宋時逐漸定型,沿用至今。它的出現使隋唐以前的大量琴譜得以整理並流傳後世。宴樂半字譜是中國傳統民間譜之壹。
  • 上一篇:有哪些紋身可以帶來好運?
  • 下一篇:古裝的類別或名稱有哪些,拜托了,越多越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