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戲,又稱揚琴戲和秦腔,流行於山東大部分地區以及江蘇、安徽和東北三省的部分地區。它以簡潔生動的語言,優美的唱腔,豐富多彩的音樂詞匯,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1900左右,魯戲搬上舞臺;1917後,魯劇團進入濟南、大連等城市演出;1951年,第壹個魯戲專業劇團濟南魯聲琴劇團(濟南魯劇院)成立。1953,第壹個省院團——山東魯劇院成立。這壹時期出現了郎鹹芬、林建華、李岱江等著名藝術家,以及《姐妹易嫁》、《逼婚》、《李二嫂改嫁》等名劇。
山東省其他非物質遺產項目介紹
1.曲阜穆凱雕塑是山東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由山東省曲阜市文化遺產保護單位曲阜穆凱雕塑協會管理。曲阜的穆凱雕刻以其傳統的“雕、刻、畫、燒”工藝而聞名。它以精湛的雕刻工藝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而聞名,主要表現為在穆凱上雕刻各種圖案和符號,再用墨汁裝飾,呈現出立體圓雕、根雕、浮雕等多種工藝形式。
2.膠東大鼓是山東膠東半島的傳統戲曲,歷史悠久。源於盲調,主要伴奏樂器為三弦、書鼓、鋼板。膠東大鼓的藝術手段主要是說唱,通過說唱來講故事,描繪人和環境。2006年,山東青島申報“膠東鼓”,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魯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