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背拳是效仿猿的傳統拳法。
通臂拳,有時又稱通背拳。關於其起源眾說紛紜。目前,中國常見的通背拳有祁家通背拳、洪洞通背拳、獨流通背拳、白猿通臂拳等。五行通臂拳來源於祁家通背拳,主要在天津壹帶流傳。
祁家通背拳為祁信所傳出,後分為老祁派和少祁派兩支。其中祁信的弟子陳慶所傳為老祁派,而祁信的兒子祁太昌所傳為少祁派。老祁派的技術特點為冷彈脆快硬、大架勢、剛多柔少,而少祁派則“反其道而行之”發展為縮小軟綿巧,小架勢、以柔為主。
天津流行的五行通臂拳又稱“老祁派大勢通背拳”,以天津市武清區下伍旗鎮馬神廟村(原屬直隸香河)的張策(1866-1934)和堂弟張喆(1893-1959)為代表人物。
通背拳的特點
1、靈活多變:通背拳的動作多樣,包括直拳、鉤拳、勾拳、肘擊等,同時也註重身法的變化和步伐的靈活運用。練習通背拳可以增加身體的柔韌性和協調性,使得拳法更加靈活多變。
2、發力有力:通背拳的發力主要依靠腰、背部的旋轉、扭動和發力,因此具有很強的爆發力和穿透力。練習通背拳可以提高身體的力量和爆發力,使得拳法更加有力。
3、自我防禦能力強:通背拳註重身法的變化和步伐的靈活運用,可以使得練習者在實戰中更加靈活自如,具有較強的自我防禦能力。
4、適合各種人群:通背拳不僅適合男性練習,也適合女性和老年人練習。由於其動作靈活多變,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進行調整,因此適合各種人群練習。
總之,通背拳是壹種非常實用的武術拳法,具有靈活多變、發力有力、自我防禦能力強等特點,適合各種人群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