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唐代的琺瑯彩燒藍是怎麽發展起來的?

唐代的琺瑯彩燒藍是怎麽發展起來的?

唐代以後,琺瑯彩的燒藍工藝向兩個方向發展。壹種是應用在飾品上,後來成為以“銀藍釉”為基礎的燒藍工藝。

另壹個發展方向是在銅銀胎的基礎上逐步向瓷胎拓展。制作工藝不僅采用青銅工藝,還采用瓷器工藝,還結合傳統繪畫和雕刻技藝,創造出以藍色為主的風格,最終形成了舉世聞名的“景泰藍”琺瑯彩工藝。

從這種技法來看,唐代琺瑯彩的藍釉技法是比較原始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壹,雖然有大藍、大黃、墨綠、紫紅色,但是色釉不夠致密,表面出現氣孔、薄片。

第二,流程不壹樣。後世成熟的琺瑯工藝,要經過清洗、幹燥、塗釉,胎體還要壹起燒制、打磨、拋光。

過程非常復雜。先在應時、長石等原料中加入純堿、硼砂等溶劑,氧化鈦、氧化銻、氟化物等遮光劑,再加入金屬氧化物等著色劑。經過粉碎、混合和熔化後,它們被倒入水中並淬火成搪瓷泥漿。

將琺瑯彩膏塗在金屬制品表面,填充,入爐烘烤,使彩釉由砂狀固體熔化為液體,冷卻後成為固定基質的艷麗彩釉。為了使琉璃像景泰藍的高度壹樣平整,需要重復這種填充和燒結四五次。

從物理上分析,唐代琺瑯彩燒藍的工藝比較簡單,僅有的工序就是清洗、烘幹和直接在胎體上塗抹壹些熔化的琺瑯彩釉。所以琺瑯會出現在應用點不全,釉面不均勻的景泰藍裝飾中。

這說明琺瑯彩技術在唐代仍處於成長期,其多色釉不均勻,導致同壹釉面上出現不同的色調和色度變化,但也顯得釉色更加豐富自然,增添了壹種原始之美。因此,這匹馬為人們研究琺瑯彩釉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材料。

  • 上一篇:各種 中國傳統節日怎麽畫
  • 下一篇:國家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