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重彩寫意畫法,是在以敦煌壁畫為代表的民間重彩畫法基礎上,力求重振漢唐雄風,恢復色彩特有的表現力。它以特有造型、色彩、肌理交織而成的視覺美感,極大強化了繪畫的本質特征,豐富了國畫表現力。
國畫重彩畫法在手法上沿用了水墨畫壹些技巧和手法,保持了水墨畫痛快淋漓的特點,而又比水墨畫多了幾分絢爛和亮麗。
根據墨色多寡,通常寫意重彩畫法有兩種情況,壹種以墨為體,以色為用。畫因墨而成立,色因墨而煥彩。另壹種以色彩為主體,墨被當成色彩及色彩之間的調和與過渡,在顏料選用上比較廣泛,有傳統顏料如石青、石綠、赭石、朱砂等,也有水粉、丙烯等。
不過,寫意重彩畫法的***同點是以筆墨為骨,在濃墨上面施以石青、石綠、朱砂或金粉等,其色彩效果極為明麗、燦爛,追求壹種恢弘而博大的氣象。在大多數重彩畫中,色彩是作為畫面的血肉而存在的。
因此,國畫中的寫意重彩畫法以其獨特裝飾風格與情趣,以及明快華麗的色彩,為國畫開拓了壹個新的領域、新的空間,在國畫畫壇形成了壹股創新國畫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