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春分前後有個重要節日,是花朝節
花朝節,是指中國百花的生日,簡稱花朝,也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節”,漢族傳統節日,流行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壹般於農歷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舉行。
“花朝節”有遊春撲蝶、種花挖野菜、制作花糕等節日風俗。同時,這天也稱為女兒節。這天,女孩子們相聚玩耍,結交好友。未出閣的女子最愛賞紅拜花神,吃花糕,行花令,祈禱自己像花壹樣朝氣與美麗。從宋代開始,花朝節成為了民間大節,也是中國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之壹。
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遊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各地還有“裝獅花”、“放花神燈”等風俗。
舊時江南壹帶以農歷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這壹天,家家都會祭花神,閨中女人剪了五色彩箋,取了紅繩,把彩箋結在花樹上,謂之賞紅,還要到花神廟去燒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正月的花神是柳夢梅,二月的是楊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