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正宗傳人關和傑不再做叉燒包,寧陵縣城東街道很多跟關家學過技術的人開始經營叉燒包。據統計,寧陵縣城東街道有10多家商戶。即便如此,節假日也有10多人待在家裏,依然供不應求。
雖然杠子包子的正宗傳人關鶴傑因為政治生涯早已不再做杠子包子,但關鍵技術仍掌握在他和母親楊愛珍手中。楊愛珍熟悉制作杠子包子的發酵工藝,制作酵母的方法絕對獨壹無二。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酵母是用面條和瓜瓤混合而成的,但是生產出來的酵母就是達不到關家做的效果。秦觀還在做饅頭,母親楊愛珍還在做酵母。
據有關資料顯示,在保持傳統工藝的同時,關家杠子包子的制作工藝也在逐步現代化。時代變遷後,他們不再用杠鈴和面,而是用現代和面機。以前人們用壹個杠鈴壹天只能拌出9公斤的面團,而用和面機壹個小時就能拌出100公斤的面團。這就大大縮短了做粗棍包子的時間。
但據關和傑和介紹,雖然用機器把面團擠壓得很結實,但因為壓的次數少了很多,所以用機器和面團做出來的包子口感還是和傳統的粗棍包子沒法比的。然而,每當密友點包子時,他們仍然會使用不再常用的傳統杠鈴來制作面團。
隨著機器和面,傳統的寧陵粗棒小籠包逐漸接近市場上出售的機制小籠包的風味和工藝。寧陵人之所以還會找老關的杠子包子,只是因為關和傑媽媽做的酵母還比較特殊,所以它的杠子包子味道還是和市面上的壹般食品不壹樣。
?壹日之計在於晨,壹年之計在於春。?在這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綠色季節,在江城晚報的老師、叔叔阿姨們的帶領下,40名青年記者來到了水稻之鄉舒蘭市,參加2018首屆舒蘭水稻插秧節。我太高興了!
壹下車,我就被眼前的熱鬧景象驚呆了。青山綠水中,人聲鼎沸,彩旗飄揚,激情的熱氣球在會場上空飛舞,時刻向人們訴說著這裏的盛況。火紅的地毯,芬芳的鮮花,幸福的笑臉,讓人心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