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韓少功在壹篇綱領性論文《文學的根》中首次宣稱:“文學是有根的,文學的根要深深植根於民族傳統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要“立足現實,同時超越現實世界,揭示壹些決定國家發展和人類生存的奧秘。”
在這種理論下,作家開始創作,理論界稱之為“尋根派”。
在整個尋根文學思潮中,知青作家扮演了主要角色。
當他們成熟後,他們需要找到壹個屬於自己的文化符號。這壹代作家必須找到自己的世界,來證明自己在文壇存在的意義。
他們利用自己下鄉、貼近農民日常生活的經歷,通過這種生活體驗,進壹步尋找民間失落的傳統文化價值。
需要說明的是,他們並不是生活在傳統民俗中的原住民。相反,他們大多是積極接受西方現代派文學的人。然而,當現代主義的方法受到政黨的直接批評時,他們不得不使用民族包裝來含蓄地表達新興的現代意識。
因此,文化的根本不是回歸傳統,而是為西方現代文化尋找壹個更有利的接受場:在對西方現代文學史和作家處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後,要求渴望在文學上“走出去”的作家們認識到,追隨某些西方作家和流派,即使模仿得再好,也不可能是原創性的藝術創作。在他們看來,中國文學通過“世界文學”這面鏡子,從中國文化中尋找有生命力的東西,應該是壹條更可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