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上看,早期的工會主要是由能工巧匠/幫手組織起來的專業工會,因為工業化還處於早期,依靠經過專門訓練的手工操作技能進行生產活動仍是制造業的主流方式。再加上由來已久的行會傳統,也根據具體的職業和學徒傳統建立了工會組織。事實上,今天的許多產業工會也是由這些專業工會轉化而來的。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結構轉型,大量沒有接受過專業學習和培訓的人湧入工廠,非技術工人的比例急劇上升。與此同時,社會政治思想的激進化導致了許多新的無門檻工會的出現,許多職業工會開始接納和組織非技術工人,使“狹隘”的職業工會運動逐漸融合,形成了更廣泛的範圍。今天,在英國和美國可以看到許多名稱合並的產業工會,它們是由早期的專業工會合並和重組而成的。
工會和職業工會之間曾經有相當大的隔閡和矛盾。以工會為目標的產業工會主義主要受激進政治(社會民主主義、共產主義等)的影響。)並強調工人與雇主的聯合鬥爭,而工匠工會主義在這方面相對保守,認為工人職業性質和技能培訓經驗的差異導致統壹動員難以成功(早期職業工會的罷工活動往往因非熟練工人的不合作而失敗)。這種沖突也因為國情不同而不同。例如,美國勞工聯合會(AFL)就因為對騎士工會(KnightsofLabor)的產業工會主義不滿而分裂。後來在羅斯福新政期間,幾個對工會主義不滿的勞工領袖脫離了勞聯,成立了工業聯合會(CIO),直到1955,兩者合並為勞聯-產聯。隨著職業工會向產業工會的轉變,這壹矛盾逐漸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