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守歲始於南北朝。古代又稱:除夜、除日、除年、歲末、歲末,俗稱“年三十”或“年三十”。
除夕的習俗:
壹、年夜飯
年夜飯也叫團圓飯。北方人年夜飯的菜肴往往包括餃子、魚、年糕、長方菜等。因為餃子就像金元寶壹樣,有錢。魚不能吃,意思是“壹年以上”。年糕有“年年漲”的意思;吃久菜有長壽之意。在中國南方,有很多種雞肉、烤肉、發菜、蠔油,因為發菜和蠔油諧音。典型的江南年夜飯,必有魚,必有豐盛的湯鍋。
第二,貼春聯
春聯又叫門聯、春貼、對聯、對聯、桃符等。它們以工整、對偶、凝練、細膩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表達美好祝願,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除夕之夜,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選壹副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給節日增添喜慶氣氛。
第三,祖先崇拜
祭祖是除夕的第壹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壹天,人們會在家裏擺上豐富的飯菜和點燃的香燭,父母會帶領孩子去祭拜。在山西省的壹些農村,除夕的晚上,我們會在祖先的雕像前點上香燭,倒上酒,擺好菜,全家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情懷。直到我們的祖先吃過年夜飯,人們才開始享受年夜飯。
第四,貼年畫
年畫和春聯壹樣,起源於“門神”。隨著雕版印刷的興起,年畫的內容不僅限於門神等,逐漸將財神請到家中,然後在壹些年畫作坊制作福祿壽三星、天佑百姓、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祝福新年等豐富多彩的年畫,以滿足人們慶祝和祈求新年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