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非遺傳承主要有三種方式:壹是收集保存。這是最直接的保護方式。既然是遺產,就屬於我們的祖先。我們應該鼓勵他們把它撿起來,用文字、圖像等方式放在圖書館、博物館裏,永遠保存。二是教書。很多大學、文化機構和壹些文化企業,包括政府舉辦的非遺傳承工作坊,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特別是像少年宮這種具有教育功能的高校和組織,會尋找當地的非遺傳承人,開設通俗易懂、體驗性強的教學課程,讓學生直接向傳承人學習非遺技藝。第三,宣傳展示。簡單來說,就是讓非遺傳承在公共場合直接表現出來,比如非遺音樂的傳承人上臺表演,現場表演傳統曲目,非遺的藝人現場制作作品,現場表演制作過程。在很多大大小小的地方的文化活動中,我們經常看到這種方式。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民族人民代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壹部分的各種形式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有關的物品和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壹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相對稱為“文化遺產”。5438年6月+2020年2月,隨著《太極傳》和《送王船——人與海洋永續連接的儀式及相關實踐》的成功申遺,我國已有42個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位居世界第壹。